2025年9月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院邹国良教授申报主持的《数字经济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获得西部项目立项。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立足学科特色,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此次取得国家级项目的立项,是我院在科研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绩。
为扎实推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确保课题高质量完成,10月21日,“数字经济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组在商学院四楼会议室召开项目研究推进会。课题组负责人、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邹国良教授主持会议,课题组部分成员参会。他们共同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谋篇布局、擘画蓝图。

邹国良院长系统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指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双重战略背景下,聚焦革命老区这一特殊类型区域,探究数字技术如何激活乡村产业内生动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更关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随后,会议进入核心研讨阶段。项目组围绕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技术路线、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会议强调,作为立项后的“开篇之作”,本次推进会重在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课题组一致认为,研究工作必须坚持“顶天立地”的原则:一方面要“顶天”,站在学术前沿,构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要“立地”,扎根革命老区的广袤田野,确保研究成果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真正为老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邹国良院长要求课题组成员以此次推进会为起点,迅速进入研究状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携手共进,攻坚克难,力争产出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温度的精品力作,为数字时代革命老区的全面振兴贡献坚实的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
本次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数字经济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已全面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供稿、摄影|何育林 初审|黄刚 二审|章陶 终审|叶前林)